|
何處春先到 / 作者:白居易 |
何處春先到,橋東水北亭。
凍花開未得,冷酒酌難醒。
就日移輕榻,遮風展小屏。
不勞人勸醉,鶯語漸丁寧。
|
|
何處春先到解釋:
《何處春先到》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最早到哪里?
在橋的東邊,水北的亭。
凍結的花兒開不出,
冷酒喝了也不醒。
白天把躺椅移到陽光處,
擋風的小屏風展開。
不需要別人勸醉,
黃鶯的歌聲逐漸安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初至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詩人觀察到春天最先到達的地方是橋的東邊,水北的亭。然而,盡管春天已經來臨,但由于天氣仍然寒冷,凍結的花朵無法開放,喝下冷酒也無法使人清醒。詩人將躺椅移至陽光照射的地方,用小屏風擋風。他不需要別人勸醉,而是享受自己的安靜時光,黃鶯的歌聲也慢慢安靜下來,營造出寧靜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天初至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寧靜時光的追求。詩人通過對冰凍花朵和冷酒的描繪,暗示了春天雖然已經到來,但天氣仍然寒冷,生機尚未完全復蘇。然而,詩人并沒有過多抱怨,而是選擇將躺椅移到陽光下,享受寧靜的時刻。這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
詩中的橋東水北亭、凍花、冷酒、輕榻、小屏、鶯語等形象描寫生動而富有詩意,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寧靜時光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給人一種寧靜、靜謐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