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石硊渡 / 作者:楊萬里 |
峨橋小渡十里長,石硊小渡五里強。
斜風細雨寒蘆里,下有深潭黑無底。
渡船劣似紙半張,五里卻成一千里。
中流風作浪如山,前進不得後進難。
隔溪市井只咫尺,安得飛墮於其間。
大江風濤堪著力,小渡風濤更無格。
咫尺性命輕於毛,只恐一毛猶不直。
|
|
過石硊渡解釋: 《過石硊渡》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石硊渡過河時的景象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峨橋小渡十里長,
石硊小渡五里強。
斜風細雨寒蘆里,
下有深潭黑無底。
渡船劣似紙半張,
五里卻成一千里。
中流風作浪如山,
前進不得后進難。
隔溪市井只咫尺,
安得飛墮于其中。
大江風濤堪著力,
小渡風濤更無格。
咫尺性命輕于毛,
只恐一毛猶不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過石硊渡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石硊渡為背景,通過描繪渡船在斜風細雨中行駛,以及下方深潭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在渡河過程中的艱難和危險。作者用"渡船劣似紙半張"來形容渡船的脆弱,同時又寫道"五里卻成一千里",表達了渡河過程中時間的延長和困難的加重。中流風浪如山,使得前進和后退都變得困難,這種無法前進的感覺讓人感到無奈和焦慮。
詩中還提到了隔溪市井只咫尺,但卻無法到達,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于自由的渴望。作者通過對大江和小渡的對比,表達了人生的微小和渺小,以及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只恐一毛猶不直"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珍視和對于未來的擔憂。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渡河的景象和抒發內心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困境和自由的思考,以及對于生命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擔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