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張王廟 / 作者:楊萬里 |
地迥人煙寂,山盤水勢回。
怪松欹岸出,古廟背河開。
晚色催征棹,斜陽戀去桅。
丹徒誰道遠,一眺正悠哉。
|
|
過張王廟解釋: 《過張王廟》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過張王廟時的景象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地迥人煙寂,山盤水勢回。
怪松欹岸出,古廟背河開。
晚色催征棹,斜陽戀去桅。
丹徒誰道遠,一眺正悠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和廟宇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旅途的感慨。
首先,詩中描述了地勢高遠,人煙稀少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孤獨的感覺。山勢蜿蜒曲折,水流回旋,形成了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
接著,詩人描繪了一棵奇怪的松樹傾斜在岸邊,古廟背靠著河流。這些景物增添了一種古樸和神秘的氛圍,使整個場景更加有趣和引人入勝。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夕陽西下的景象。晚霞催促著人們趕路,斜陽傾斜的光線似乎在依依不舍地留戀著船桅。這種描寫給人一種溫暖和浪漫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離別的感傷。
最后兩句“丹徒誰道遠,一眺正悠哉”,表達了作者在這個美景中的心境。丹徒是指長江上的一個地名,詩人在這里表示不知道丹徒有多遠,但他在這里一眺之下,感到心情舒暢和悠閑。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旅途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詩人所描繪的美景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