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由五月一日同轉對 / 作者:蘇軾 |
跪奉新書笏在腰,談王正欲伴耕樵。
晉陽豈為一門事,(唐高祖謂溫大雅兄弟云:我起義晉陽,止為卿一門耳。
)宣政聊同五月朝。
(貞元中詔曰:自今后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與文武百僚相見。
)憂患半生聯出處,歸休上策早招要。
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筆従來錯料堯。
|
|
次韻子由五月一日同轉對解釋:
《次韻子由五月一日同轉對》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跪奉新書笏在腰,
我跪在地上,手持著新穎的書笏,
談王正欲伴耕樵。
我想與朋友一起從事農耕和砍柴的生活。
晉陽豈為一門事,
晉陽并不只屬于一家人,
(唐高祖謂溫大雅兄弟云:我起義晉陽,止為卿一門耳。)
(此處引用唐高祖李淵對溫大雅兄弟說的話:我起義攻占晉陽,只是為了你們兄弟一家而已。)
宣政聊同五月朝。
我只是在五月的朝會上向皇帝陳述我的政見。
(貞元中詔曰:自今后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與文武百僚相見。)
(這里引用了貞元年間的一道詔令,規定自此以后每年五月一日皇帝要在宣政殿與文武百官見面。)
憂患半生聯出處,
我半生的憂患都源于這個地方,
歸休上策早招要。
回歸安閑是上策,早日招呼親友。
后生可畏吾衰矣,
年輕一代令人敬畏,而我已經老朽,
刀筆従來錯料堯。
歷來文人的刀筆之下都無法評價堯的功績。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于農耕和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己年老衰弱和文人的無奈感嘆。他通過引用歷史典故和政策規定,進一步強調了個人命運與時代背景的聯系。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思想和感慨,同時流露出對后輩的憂慮與自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