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姑蘇 / 作者:楊萬里 |
曠野平中天四垂,凍云罅里日平西。
水村人遠看來短,茅屋檐長反作低。
最愛河堤能底巧,截他山腳不勝齊。
喜聞借得姑蘇館,百尺高臺入杖藜。
|
|
望姑蘇解釋: 《望姑蘇》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遠望姑蘇(即蘇州)的景色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曠野平中天四垂,
凍云罅里日平西。
水村人遠看來短,
茅屋檐長反作低。
最愛河堤能底巧,
截他山腳不勝齊。
喜聞借得姑蘇館,
百尺高臺入杖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姑蘇(蘇州)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表達了詩人對姑蘇的喜愛和贊美。
詩的開頭兩句“曠野平中天四垂,凍云罅里日平西”描繪了廣闊的平原和天空,以及凍結的云彩中太陽西斜的景象。這種景色給人一種寧靜和壯麗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水村人遠看來短,茅屋檐長反作低”描繪了遠處的水鄉村落,遠看時人們的身影顯得矮小,而茅屋的檐角卻顯得很高。這種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水鄉村落的喜愛和對樸素生活的贊美。
接著的兩句“最愛河堤能底巧,截他山腳不勝齊”表達了詩人對姑蘇河堤的喜愛。河堤的設計巧妙,使得它能夠有效地防止水患。與其他山腳相比,姑蘇的河堤更加出色。這表達了詩人對姑蘇工程建設的贊美。
最后兩句“喜聞借得姑蘇館,百尺高臺入杖藜”表達了詩人對姑蘇館的喜悅。姑蘇館是一個高臺,詩人可以借用它來觀賞姑蘇的美景。這表達了詩人對姑蘇文化的向往和對藝術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姑蘇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表達了詩人對姑蘇的喜愛和贊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敏感和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