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薌林五十詠·放魚磯 / 作者:楊萬里 |
為惜卅砂尾,親投碧草潭。
前頭有香餌,千萬不須貪。
|
|
薌林五十詠·放魚磯解釋: 《薌林五十詠·放魚磯》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薌林放魚的情景,并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貪婪的警示。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為惜卅砂尾,親投碧草潭。
前頭有香餌,千萬不須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薌林放魚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珍惜和對貪婪的警示。詩中的“為惜卅砂尾”意味著作者珍惜每一粒沙子,將其視為寶貴的資源。接著,作者提到自己親自將魚投入碧草潭中,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將魚放歸自然的行為,體現了他對自然的敬畏和保護的態度。
詩的最后兩句“前頭有香餌,千萬不須貪”,是作者對讀者的忠告。這里的“香餌”可以理解為魚餌,也可以引申為誘惑。作者告誡讀者不要貪婪,不要被外在的誘惑所迷惑,要懂得適可而止,保持對自然的敬畏和珍惜之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放魚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貪婪的警示。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思想,使人們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