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濠原路中 / 作者:楊萬里 |
長亭短亭三復五,總是兒時行底路。
尚憶天寒日小黃,先君前行我後顧。
如今悲不為涂窮,病雁孤飛失老鴻。
三年閉戶松風里,行路又還從此始。
|
|
濠原路中解釋: 《濠原路中》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亭短亭三復五,
總是兒時行底路。
尚憶天寒日小黃,
先君前行我後顧。
如今悲不為涂窮,
病雁孤飛失老鴻。
三年閉戶松風里,
行路又還從此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濠原路中的旅途經歷和內心感受。詩人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在這條路上行走的情景,長亭和短亭交替出現,仿佛在重復著兒時的旅程。他仍然記得天寒時,太陽的光芒微弱,而他的先輩在前方行進,自己則留在后方照顧。如今,他感到悲傷,但并不因為自己的貧窮而悲傷,而是因為病雁孤飛,失去了老鴻的伴侶。經過三年的閉門思過,他再次踏上旅途,重新開始行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和現在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述長亭和短亭的重復出現,詩人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生活的變遷。他回憶起兒時的旅途,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中的天寒和小黃,以及先君和後顧的形象,突出了詩人對家族和傳統的尊重和關懷。然而,詩人并不因為自己的貧窮而悲傷,而是因為看到了病雁孤飛,失去了伴侶的老鴻,表達了對生命的無常和離別的感慨。最后,詩人經過三年的閉門思過,重新踏上旅途,展示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重新開始的決心。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對家族和傳統的尊重、對生命無常的思考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它展示了詩人對人生旅途的思索和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