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申上元前聞家君不快,西歸見梅有感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官路桐江西復西,野梅千樹壓疏籬。
昨來都下筠籃底,三百青錢買一枝。
|
|
甲申上元前聞家君不快,西歸見梅有感二首解釋: 《甲申上元前聞家君不快,西歸見梅有感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西歸途中看到野梅的情景,表達了他對家人不快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官路桐江西復西,野梅千樹壓疏籬。
昨來都下筠籃底,三百青錢買一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西歸的旅途為背景,通過描繪野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官路桐江西復西”意味著作者沿著官道向西歸去,途中經過了桐江。而“野梅千樹壓疏籬”則描繪了路旁的野梅樹,它們在籬笆上盛開,形成了一片美麗的景色。
接著,詩中提到了“昨來都下筠籃底”,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在前一天已經將竹籃放在了梅花下面,準備采摘梅花。最后一句“三百青錢買一枝”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珍視,愿意花費三百青錢來購買一枝梅花。
整首詩通過描繪野梅的美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梅花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視為堅強、堅韌的象征,與作者對家人的思念相呼應。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