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 作者:蘇軾 |
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
豈意青州六従事,化為烏有一先生。
空煩左手持新蟹,漫繞東籬嗅落英。
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餉春耕。
|
|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解釋: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衣送酒舞淵明,
急掃風軒洗破觥。
豈意青州六従事,
化為烏有一先生。
空煩左手持新蟹,
漫繞東籬嗅落英。
南海使君今北海,
定分百榼餉春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送酒給章質夫的情景。蘇軾穿著白衣,舞動杯盤,歡送酒到章質夫的宅邸。他急忙清掃風軒,洗凈破損的酒器。然而令蘇軾感到驚訝和遺憾的是,青州的六個從事官員已經都離去,只留下了一個無名的先生。蘇軾感到惋惜兼有諷刺的意味,因為他原本期望和這些官員一起共飲歡聚,但現在只能面對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
在送酒的過程中,蘇軾左手空空,原本打算帶上新鮮的蟹,但最終卻空手而歸。他漫無目的地圍繞著東籬,聞著飄落的花瓣。最后,蘇軾提到南海的使君(指章質夫)如今在北海,他將分配許多酒來供應春耕之用。
賞析:
這首詩詞以飲酒為主題,通過描述送酒的過程和表達作者的感受,展現了蘇軾的機智和幽默。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將蘇軾原本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刻畫得淋漓盡致。
首先,蘇軾以舞動杯盤、洗凈酒器的方式表達了他對待送酒的態度,顯示出他的熱情和灑脫。然而,詩中的轉折點出現在對青州六従事的描述上。這些本應共飲的官員已經離去,只留下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從而暗示了政治和官場的虛偽和不可預測性。
接著,蘇軾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尷尬境地。原本準備帶上新鮮的蟹,卻忘記攜帶,只能空手而歸。他圍繞著東籬,聞著花瓣,表現出一種在失望中尋找慰藉的心情。
最后,蘇軾提到南海的使君(章質夫)如今在北海,他將分配許多酒來支持春耕。這一句話既是對章質夫的稱贊,也是對他自己失敗的調侃。整首詩通過對送酒過程中的描寫和自我調侃,既表達了對友情和人情冷暖的思考,又展現了蘇軾幽默睿智的個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通過描寫送酒的情景和表達作者的感受,展現了蘇軾的機智和幽默。詩中通過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刻畫了蘇軾原本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以及對政治和官場的反思。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細節描寫和巧妙的言語表達,使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