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早起 / 作者:楊萬里 |
雞鳴鍾未鳴,不知鄉晨否。
起來恐驚眾,未敢啟戶牖。
殘燈吐芒角,上下雨銀帚。
定眼試諦觀,散作飛電走。
|
|
秋日早起解釋: 《秋日早起》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清晨的景象。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雞鳴鍾未鳴,不知鄉晨否。
起來恐驚眾,未敢啟戶牖。
殘燈吐芒角,上下雨銀帚。
定眼試諦觀,散作飛電走。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清晨起床的經歷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鄉村清晨的向往和對外界的擔憂。作者在雞鳴和鐘聲未響之時醒來,不確定鄉村的晨曦是否已經到來。他害怕驚動家人和鄰居,所以不敢打開門窗。在昏暗的燈光下,他看到燈芯上冒出的火焰,像是吐出了芒刺一樣。他觀察著窗外的雨水,看到雨滴從上往下落,像是銀制的掃帚在清洗著世界。最后,他專注地凝視著窗外的景象,感覺自己的視線像是飛電一樣迅速地穿梭。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神秘的清晨場景。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描繪,詩人展示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詩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想象力,如雞鳴和鐘聲未鳴、殘燈吐芒角、上下雨銀帚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感受。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充滿詩意的秋日清晨。
此外,詩人通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達了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外界的擔憂。他在清晨醒來時,不敢打開門窗,生怕驚動他人,這顯示了他對家人和鄰居的關心和尊重。他對窗外景象的觀察和思考,展示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最后,他專注地凝視著窗外的景象,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變化,這種專注和思考也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觀察和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