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伯時畫其弟亮功舊宅圖 / 作者:蘇軾 |
樂天早退今安有,摩詰長閑古亦無。
五畝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輞川圖。
近聞陶令開三徑,應許揚雄寄一區。
晚歲與君同活計,如云牲鴨散平湖。
|
|
李伯時畫其弟亮功舊宅圖解釋:
《李伯時畫其弟亮功舊宅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樂天早退今安有,
摩詰長閑古亦無。
五畝自栽池上竹,
十年空看輞川圖。
近聞陶令開三徑,
應許揚雄寄一區。
晚歲與君同活計,
如云牲鴨散平湖。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蘇軾與李伯時的友誼和他們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蘇軾對自己的離退感到無奈,認為自己早早地離開了官場,如今安身何處?而世人對于名利的追求,不論古今,都難以避免。蘇軾回憶起自己曾與李伯時一同品味的樂趣,以及他們曾一起欣賞過的李伯時畫的《輞川圖》。然而,時光飛逝,已經過去了十年,他們只能空慕往昔的美好時光。
蘇軾聽說陶令(指陶淵明)開辟了三條小徑,意味著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蘇軾希望能與他一同分享這種心境。而揚雄(指揚雄《法言》作者)也應該能夠寄托一片詩意之區域。在晚年,蘇軾希望與好友李伯時一同過上悠閑自得的生活,就像云和鴨子隨意游散在平湖之上。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于名利功成名就的追求的淡漠態度,他更加注重心靈的自在和友情的珍貴。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友誼的情感,詩人表達了對于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與李伯時一同享受晚年的寧靜與悠閑,超脫世俗的桎梏,追求內心的安寧和自由。
蘇軾在詩中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他對于自由自在生活追求的態度。他對于友情的珍視和對于歲月流轉的感慨,使這首詩詞充滿了深情和詩意。這首詩詞在表達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友情的領悟上,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