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法芝舉舊詩 / 作者:蘇軾 |
春來何處不歸鴻,非復羸牛踏舊蹤。
但愿老師真似月,誰家甕里不相逢。
|
|
次韻法芝舉舊詩解釋:
《次韻法芝舉舊詩》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來臨,無論鴻雁飛往何處,都不再回歸舊地。再也不會有牛群踩踏過往的痕跡。但愿我的老師就像明亮的月亮一樣真實,不管是誰,都不會在甕里沒有相遇。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故友的追憶之情。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鴻雁本應歸巢,但它們卻不再回到曾經停留過的地方。同樣,過去的牛群也不會再踏過舊時的痕跡。詩人希望自己的老師能像明亮的月亮一樣真實可信,不管在哪里,都能與他相遇。
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鴻雁和牛群的行為,抒發了作者對流逝時光的感慨和對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鴻雁象征著離散的友人,它們不再回到曾經停留過的地方,暗示了時光不可逆轉,人事已非。牛群踩踏的舊蹤是過去時光的印記,但現在已經消失不見,象征著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時光的不可挽回。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老師的美好愿望。他希望老師如同明亮的月亮一樣真實可信,不管在何處,都能與他相遇。這里的老師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過去的友人、故人的稱呼,也可以理解為對精神上的導師、啟發者的致敬。詩人希望與老師能夠相逢,共同分享彼此的人生經歷和心靈交流。
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雋永。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喚起了人們對過去時光和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人以鴻雁和牛群作為隱喻,表達了對流逝時光和疏離感的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對老師的美好愿望,展現了對知識的追求和對真實交流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流露出蘇軾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對情感的抒發,堪稱一首優美的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