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 / 作者:蘇軾 |
憶我初來時,草木向衰歇。
高槐雖經秋,晚蟬猶抱葉。
淹留未云幾,離離見疏莢。
棲鴉寒不去,哀叫飽啄雪。
破巢帶空枝,疏影掛殘月。
豈無兩翅羽,伴我此愁絕。
|
|
槐解釋:
《槐》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我初來時,草木向衰歇。
高槐雖經秋,晚蟬猶抱葉。
淹留未云幾,離離見疏莢。
棲鴉寒不去,哀叫飽啄雪。
破巢帶空枝,疏影掛殘月。
豈無兩翅羽,伴我此愁絕。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對槐樹的觀察和聯想,通過描繪槐樹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愁之情。詩中的槐樹經歷了秋天的凋零,但晚蟬仍然緊緊依附在槐葉上?;睒渖系那v果稀疏,樹上的烏鴉無論多么寒冷也不離去,它們在寒冷的天氣中哀鳴著,啄食著雪?;睒渖系某惨呀洑埰疲皇O驴罩?,疏疏落落的樹影懸掛在殘月下。詩人將自己的孤獨與槐樹、烏鴉聯系在一起,表達出他內心的悲涼與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孤獨和憂愁的深刻感受。通過對槐樹的描寫,蘇軾將自身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詩詞具有強烈的意境感。在描繪槐樹的凋零與烏鴉的哀鳴時,詩人傳達了一種生命的無常和人生的苦難感?;睒浜蜑貘f成為詩人內心孤獨和憂愁的象征,而詩人自己則處于這種孤寂和憂傷之中。
此詩以簡短的文字展示了蘇軾對人生苦難與孤獨的獨特思考,同時也折射出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征,如政治動蕩、人民困苦等。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蘇軾以微妙的方式傳達了一種深深的悲涼情懷。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營造方面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