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 / 作者:柳永 |
吳會風流。
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
瑤臺絳闕,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
觸處青蛾畫舸,紅粉朱樓。
方面委元侯。
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
襦溫袴暖,已扇民謳。
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
當恁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
|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解釋: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是宋代柳永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吳地繁華景象和他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
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
瑤臺絳闕,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
觸處青蛾畫舸,紅粉朱樓。
方面委元侯。
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
襦溫袴暖,已扇民謳。
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
當恁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譯文:
美景繁華,高高低低水邊山頭。
瑤臺絳色的宮闕,依約而建的蓬丘。
萬家千戶富庶,雄壓著十三州。
處處可見青蛾般的畫船,紅粉朱檻樓。
方向上依附著元侯。
庭訟簡單而時興,接連著日子歡樂游。
衣袍溫暖舒適,已掌聲歌頌著百姓。
早晨和傍晚鋒利的車駕,再整頓濟川的船只。
在這樣的時刻,沙堤上的路平穩,但離去卻難以停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吳地的繁華景象,以及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以華麗的辭藻描寫了吳地的繁榮景象,如瑤臺、絳闕、蓬丘、青蛾畫船、紅粉朱樓等,將人們煙火般的繁華生活展現得栩栩如生。萬家千戶的富庶和壓倒十三州的雄偉,展示了吳地的繁榮與富饒。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離愁別緒。作者提到庭訟簡單而時興,繼日歡游,襦溫袴暖,已扇民謳,這些都是當時社會安定繁榮的象征。但是,詩末表達了作者離去的無奈,雖然沙堤路平穩,但歸去卻難以停留,這里所表達的是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
整首詩以華麗的辭藻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吳地的繁榮景象,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這種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很符合柳永詩詞的常見主題,也表現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