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啼鳥 / 作者:歐陽修 |
提葫蘆,提葫蘆,不用沽美酒。
宮壺日賜新撥醅,老病足以扶衰朽。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宮花正好愁雨來,暖日方催花亂發。
苑樹千重綠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花開祗慣迎黃屋,鳥語初驚見外人。
千聲百囀忽飛去,枝上自落紅紛紛。
畫簾陰陰隔宮燭,禁渥杳杳深千門。
可憐枕上五更聽,不似滁州山里聞。
|
|
啼鳥解釋: 《啼鳥》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提葫蘆,提葫蘆,不用沽美酒。
這里的“葫蘆”指的是一種容器,用來盛放酒。詩中表達了作者不需要去購買美酒來享受生活的意境。
宮壺日賜新撥醅,老病足以扶衰朽。
宮中的酒壺每天都會賜予新酒,而老病之身也足以支撐起衰朽的生活。這句詩意味著即使身體不再年輕健康,也能夠自足自娛。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這里的“百舌子”指的是鳥類,可能是指鳥兒的鳴叫聲。詩中告誡人們不要說鳥兒的叫聲是因為泥土濕滑而發出的。
宮花正好愁雨來,暖日方催花亂發。
宮中的花朵正好擔心雨水的到來,而溫暖的陽光卻催促花朵綻放。這句詩描繪了花朵在春天的變化和生長。
苑樹千重綠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園中的樹木綠意濃郁,春天的氣息彌漫。各種珍禽的彩羽在其中自成一群,形成了美麗的景象。
花開祗慣迎黃屋,鳥語初驚見外人。
花朵開放時習慣迎接黃昏,而鳥兒的鳴叫聲初次驚擾到外來的人。這句詩描繪了花開鳥鳴的自然景觀。
千聲百囀忽飛去,枝上自落紅紛紛。
千百只鳥兒的鳴叫聲突然飛散而去,樹枝上的花瓣也自然而然地飄落下來。這句詩表達了春天景色的瞬息萬變。
畫簾陰陰隔宮燭,禁渥杳杳深千門。
畫簾遮擋住了宮殿內的燭光,禁苑的濕氣籠罩著,使得千門深邃而神秘。這句詩通過描繪宮殿內部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
可憐枕上五更聽,不似滁州山里聞。
可憐的是在枕頭上聽到的聲音,與滁州山中的聲音相比,顯得不如。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滁州山中自然聲音的向往和思念。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自然景色和宮廷生活的細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宮廷生活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比滁州山中的自然聲音和宮廷中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純粹與宮廷虛華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歐陽修獨特的詩意和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