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韓內翰 / 作者:歐陽修 |
故鄉飛鳥尚啁呼,何況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遺跡為誰留。
玉顏自古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
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澗草自春秋。
|
|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韓內翰解釋: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韓內翰》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鄉飛鳥尚啁呼,
何況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
翠崖遺跡為誰留。
玉顏自古為身累,
肉食何人與國謀。
行路至今空嘆息,
巖花澗草自春秋。
中文譯文:
故鄉的飛鳥仍然在啁啾鳴叫,
更何況悲傷的笳聲從邊塞傳來。
青冢埋葬的英靈知道不會再回來,
翠崖上的遺跡為誰而留存。
美麗的容顏自古以來就是身份的負擔,
享受肉食的人又有誰為國家謀劃。
走過這許多年路,只能空嘆息,
巖上的花朵和澗中的草自春秋時代就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邊塞戰事的憂慮之情。詩中的飛鳥和悲笳聲都是故鄉的象征,它們的存在讓作者更加感受到離鄉之苦和戰亂的悲傷。青冢埋葬的英靈和翠崖上的遺跡則象征著歷史的沉淀和歲月的流轉,它們提醒著人們珍惜和銘記過去的榮光和犧牲。
詩中還提到了玉顏和肉食,這是對貴族階層的諷刺。玉顏自古以來就是貴族女性的負擔,她們的美麗常常被束縛在身份和權力的桎梏之中。而肉食則暗指享受富貴的人們,他們只顧自己的享樂而忽略了國家的命運和民眾的疾苦。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走過這么多年路,作者只能空嘆息,感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巖上的花朵和澗中的草則象征著自然的恒久存在,它們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存在,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故鄉、戰亂、歷史和現實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對戰亂的憂慮以及對人事無常的感慨。同時,詩中的象征意象和對貴族階層的諷刺也增加了詩詞的深度和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