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事四首 / 作者:歐陽修 |
仙境不可到,誰知仙有無。
或乘九斑◇,或駕五云車。
朝倚扶桑枝,暮游昆侖墟。
◇來幾萬里,誰復(fù)遇諸涂。
富貴不還鄉(xiāng),安事富貴歟。
神仙人不見,魑魅與為徒。
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
仙者得長生,又云超太虛。
等為不在世,與鬼亦何殊。
得仙猶若此,何況不得乎。
寄謝山中人,辛勤一何愚。
|
|
感事四首解釋: 《感事四首》是宋代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仙境不可到,誰知仙有無。
或乘九斑◇,或駕五云車。
朝倚扶桑枝,暮游昆侖墟。
◇來幾萬里,誰復(fù)遇諸涂。
富貴不還鄉(xiāng),安事富貴歟。
神仙人不見,魑魅與為徒。
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
仙者得長生,又云超太虛。
等為不在世,與鬼亦何殊。
得仙猶若此,何況不得乎。
寄謝山中人,辛勤一何愚。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仙境無法到達(dá),誰知道仙境是否存在。
或乘坐九斑彩云,或駕駛五云之車。
早晨依靠扶桑樹枝,傍晚游歷昆侖之墟。
來回萬里之間,誰又能再次遇見這些地方。
富貴無法回到故鄉(xiāng),富貴對我們有何意義。
神仙們無法被人所見,只有魑魅魍魎與我們?yōu)槲椤?br/> 人生無法避免死亡,靈魂將進(jìn)入幽冥之地。
仙人們獲得長生,超越了太虛之境。
等待不在這個世界,與鬼魂又有何區(qū)別。
即使成為仙人也如此,更何況無法成仙的人。
寄托給山中的人,他們的辛勤是多么愚蠢。
這首詩詞表達(dá)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歐陽修通過描繪仙境的神秘與遙遠(yuǎn),表達(dá)了人們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對仙境存在的懷疑。他描述了仙境的種種景象,如乘坐彩云、駕駛云車,以及在扶桑樹枝上依靠、在昆侖之墟中游歷。這些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仙境的神奇和美好。
然而,詩人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和思考。他質(zhì)疑富貴對于回歸故鄉(xiāng)的意義,認(rèn)為神仙無法被人所見,而只有魑魅魍魎與人為伍。他指出人生不可避免地面臨死亡,靈魂將進(jìn)入幽冥之地。雖然仙人能夠獲得長生并超越太虛之境,但這種狀態(tài)與不得仙的人又有何不同呢?
最后,詩人將自己的思考和感慨寄托給山中的人,表達(dá)了對他們辛勤勞作的敬意,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對于追求仙境的愚昧。整首詩詞通過對仙境和人生的思考,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超越塵世的向往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