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元獻公挽辭三首 / 作者:歐陽修 |
四鎮名藩忽十春,歸來白首兩朝臣。
上心方喜親耆德,物論猶期秉國鈞。
退食圖書盈一室,開樽談笑列嘉賓。
昔人風采今人少,慟哭何由贖以身。
|
|
晏元獻公挽辭三首解釋: 《晏元獻公挽辭三首》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鎮名藩忽十春,
歸來白首兩朝臣。
上心方喜親耆德,
物論猶期秉國鈞。
退食圖書盈一室,
開樽談笑列嘉賓。
昔人風采今人少,
慟哭何由贖以身。
中文譯文:
四個鎮名的藩籬已經過去了十個春天,
回來時,我已是白發蒼蒼的兩朝臣。
內心欣喜于親耆的德行,
對于治國之道的討論仍然期待著。
退隱家中,書籍堆滿了一室,
開啟酒壇,談笑間列坐著貴賓。
昔日的風采已經難見于今人,
悲痛哭泣又如何能贖回失去的一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歐陽修為晏元獻公挽辭而作。晏元獻公是歐陽修的朋友,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擠,最終被貶謫到地方。這首詩詞表達了歐陽修對晏元獻公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頭,描述了四個鎮名的藩籬已經過去了十個春天,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回來時已是白發蒼蒼的兩朝臣,表現了歲月對人的摧殘和政治生涯的坎坷。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晏元獻公的敬佩和思念之情。他稱贊晏元獻公的德行和治國之道,希望能夠與他一同討論國家大事。然而,詩人退隱家中,書籍堆滿了一室,開啟酒壇,卻只能與貴賓們談笑,而昔日的風采已經難見于今人。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晏元獻公的深深思念和無法挽回的悲痛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晏元獻公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它既展示了歐陽修對晏元獻公的敬佩之情,又反映了詩人對自己時光流逝和人生價值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