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宿中書東合 / 作者:歐陽修 |
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歡慰病翁。
白首歸田徒有約,黃扉論道愧無功。
攀髯路斷三山遠,憂國心危百箭攻。
今夜靜聽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
|
夜宿中書東合解釋: 《夜宿中書東合》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翰林平日接群公,
文酒相歡慰病翁。
白首歸田徒有約,
黃扉論道愧無功。
攀髯路斷三山遠,
憂國心危百箭攻。
今夜靜聽丹禁漏,
尚疑身在玉堂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歐陽修在夜晚宿在中書東合的情景。他是翰林院的成員,平日里與許多文人交往,共同歡飲,以慰病中的老人。然而,盡管他已經年老,卻沒有在政治上取得什么成就,只能白發蒼蒼地回到鄉間。他感到愧對黃扉(指官署的黃色大門),因為他無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他的憂國之心危如百箭攻心,而他的道路已經斷絕,三山遙遠。在這個夜晚,他靜靜地聽著宮廷的鐘鼓聲,仍然懷疑自己是否身處于玉堂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歐陽修自身的經歷和情感為基礎,表達了他對政治事業的無奈和憂國之心。他作為一位文人,雖然有才華,但卻無法在政治舞臺上施展才能,只能在鄉間歸隱。詩中的黃扉象征著官場的門檻,作者對自己在政治上的無功而感到愧疚。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用"憂國心危百箭攻"這一形象的比喻,表達了他對國家危機的關切。最后,作者通過描繪夜晚宮廷的鐘鼓聲,以及自己懷疑身處玉堂之中的感覺,表達了他對官場生活的思念和對政治事業的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的交織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憂慮。它既是歐陽修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當時政治局勢的反思。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意象,使詩詞更具有感染力和藝術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