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劉秀才歸河內 / 作者:歐陽修 |
落日古京門,車馬動行色。
河上多悲風,山陽有歸客。
朽篋蠹蟲篆,遺文摹鳥跡。
言干有司知,豈顧時人識。
山陂歲始寒,霰雪密已積。
還家寧久留,方言事征軛。
|
|
送劉秀才歸河內解釋: 《送劉秀才歸河內》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傍晚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友人劉秀才離京歸鄉的送別之情。
詩中的第一句“落日古京門,車馬動行色”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古老的京城門口車馬來往的繁忙景象。這一景象給人一種時光流轉的感覺,也暗示了離別的情緒。
接下來的兩句“河上多悲風,山陽有歸客”表達了河上的風聲悲涼,山陽地區有人歸鄉的消息。這里的風聲和歸客的形象都增加了離別的憂傷感。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劉秀才離京時所帶走的行李,如篋子里被蟲蛀的篆刻和留下的字跡。這些細節揭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物事的消逝,也暗示了人事的變遷。
最后兩句“言干有司知,豈顧時人識。山陂歲始寒,霰雪密已積”表達了詩人對劉秀才的思念之情。詩人認為,只有天空和官府知道他的離別,而普通人并不了解。同時,詩人也提到了山陂的寒冷和積雪,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季節和劉秀才離去的決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細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京歸鄉的離別之情。詩中融入了對時光流轉、物事消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展現了離別的憂傷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