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橄欖 / 作者:歐陽修 |
五行居四時,維火盛南訛。
炎焦陵木氣,橄欖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爭久方和。
霜包入中州,萬里來江波。
幸登君子席,得與眾果羅。
中州眾果佳,珠圓玉光瑳。
媿茲微陋質,以遠不見訶。
餳飴兒女甜,遺味久則那。
良藥不甘口,厥功見沉痾
忠言初厭之,事至悔若何。
世已無采詩,詩成為君哦。
|
|
橄欖解釋: 《橄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歐陽修。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橄欖樹居于四季之中,因火勢旺盛而南方有誤傳。炎熱焦灼使得樹木氣息干燥,橄欖樹卻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茁壯成長。酸味和苦味不相容,初時爭斗,久而方能和諧相處。霜雪覆蓋著中原,萬里江波帶來了橄欖。幸運地登上貴人的席位,與其他水果一同展示。中原的水果眾多而美味,像珍珠一樣圓潤,像玉一樣光彩瑰麗。我為自己微小的品質感到慚愧,因為它們遠離了人們的嘲笑。糖果甜美可口,留下的味道久久不散。良藥雖然味道不好,但它的功效能治愈沉痾。最初良言勸告被厭棄,事情發展到最后才后悔莫及?,F在世間已經沒有人采集詩詞,而詩詞成為了君王的獨享之物。
這首詩詞以橄欖為象征,通過描述橄欖樹在惡劣環境中的生長和橄欖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微小品質的自嘲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橄欖樹在火熱的南方環境中能夠生存,象征著作者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精神。酸苦不相容的描述,可以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爭斗,而最終的和諧相處則是對人際關系的思考。詩中還提到了中原的水果和珍珠玉石,與橄欖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中原文化的贊美和自身的自卑感。最后,作者感嘆時代的變遷,詩詞已經不再被人們所重視,成為了君王的專屬。
這首詩詞通過對橄欖的描寫,寓意深遠,既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思考和自嘲,又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衰落。同時,通過對橄欖的贊美和對其他水果的比較,展示了作者對中原文化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