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張至秘校 / 作者:歐陽修 |
關山一里一重愁,念遠傷離兩未休。
南陌望窮云似帳,西樓吟斷月如◇。
柳綿飛後春應減,蘭徑荒時客倦游。
擬寄東流問溝水,亦應溝水更東流。
|
|
寄張至秘校解釋: 《寄張至秘校》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關山一里一重愁,
念遠傷離兩未休。
南陌望窮云似帳,
西樓吟斷月如◇。
柳綿飛后春應減,
蘭徑荒時客倦游。
擬寄東流問溝水,
亦應溝水更東流。
中文譯文:
一座關山,一里一重愁,
思念遠方,傷離別之痛未曾停歇。
南邊的道路望去,云霧似乎是一幅帷幕,
西樓上吟唱的聲音戛然而止,月亮如同一個◇。
柳絮飛舞過后,春天的氣息應該減弱,
蘭花的小徑荒蕪時,旅客也感到疲倦。
我想寄一封信給東流的溝水,詢問它的近況,
但溝水也許會告訴我,它更向東流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痛和思念之情的感受。詩中的關山和遠方象征著離別和思念的隔閡,而愁緒則在每一里路上加重。詩人望著南邊的云霧,感覺它們像一幅帷幕,將自己與遠方隔絕開來。西樓上的吟唱聲戛然而止,月亮也變得模糊不清,這些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春天的變遷和旅客的疲倦。柳絮飛舞過后,春天的氣息逐漸減弱,蘭花小徑也變得荒蕪,這些景象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表達了他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表達了自己想寄一封信給東流的溝水,希望了解它的近況。然而,詩人也意識到,溝水也許會告訴他,它正向更遠的東方流去,這種描寫暗示了時光的不可逆轉和人生的無常。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深切感受,展現了宋代文學的獨特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