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余姚陳寺丞 / 作者:歐陽修 |
銅墨佩腰間,中流望若仙。
鳴蟬汴河柳,畫鷁越鄉船。
下瀨逢江鴈,瞻氛落海鳶。
山川仍客思,盡入隱侯篇。
|
|
送余姚陳寺丞解釋: 《送余姚陳寺丞》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銅墨佩腰間,中流望若仙。
鳴蟬汴河柳,畫鷁越鄉船。
下瀨逢江鴈,瞻氛落海鳶。
山川仍客思,盡入隱侯篇。
中文譯文:
佩戴著銅制的墨盒,系在腰間,站在船中向前望去,看起來像仙人一樣。
汴河邊的柳樹中,蟬鳴不斷,畫船上的鷁鳥在越鄉的江河上游蕩。
在下瀨地區遇到了飛過江上的雁鳥,仰望天空中飛翔的海鳶。
山川之間,我仍然思念著遠方的客人,這些思念都融入了我的隱侯篇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別場景,詩人歐陽修送別余姚陳寺丞。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佩戴著銅墨盒,站在船中向前望去的情景。這里的銅墨盒象征著文人的身份和才華,而站在船中向前望去則表現出詩人對離別的期待和不舍之情。
接著,詩人描繪了汴河邊的柳樹中蟬鳴不斷,畫船上的鷁鳥在江河上自由自在地游弋。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同時也暗示了離別的無奈和不舍。
在下瀨地區,詩人遇到了飛過江上的雁鳥,仰望天空中飛翔的海鳶。這里的雁鳥和海鳶象征著離別的對象,詩人通過描繪它們的飛翔,表達了自己對離別對象的思念之情。
最后,詩人提到山川之間,他仍然思念著遠方的客人,這些思念都融入了他的隱侯篇章。這里的隱侯篇指的是詩人的作品,他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表達了對離別對象的深深思念。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在離別時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人運用了生動的描寫和象征手法,使詩詞更具藝術感和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