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綸 / 作者:蘇軾 |
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
路人但覺驄馬瘦,不知鐵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戰,截發愿作萬騎先。
我當憑軾與寓目,看君飛矢集蠻氈。
|
|
郭綸解釋:
《郭綸》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河西猛士無人識,
日暮津亭閱過船。
路人但覺驄馬瘦,
不知鐵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戰,
截發愿作萬騎先。
我當憑軾與寓目,
看君飛矢集蠻氈。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在河西地區的勇士郭綸,他雖然英勇無比,但卻鮮為人知。夜幕降臨時,他在津亭上觀看船只來往。路人們看到他騎著一匹瘦弱的驄馬,卻不知道他手持的鐵槊有著巨大的威力,宛如木梁一般厚實。由于西方長期沒有戰斗,他決定剪發立愿,愿意率先帶領萬騎出征。蘇軾表示,他將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觀察和支持郭綸,期待看到他的箭矢集中在敵人的蠻氈之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郭綸的描寫,展現了他身份低微卻英勇無畏的形象。他的英雄事跡并不為人所知,他的武器威力不為外人所見,但他心懷忠誠和壯志,愿意為國家效勞。蘇軾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郭綸的贊賞和支持,同時也對他的勇氣和決心表示敬佩。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郭綸的形象和他的決心,展示了蘇軾對忠誠和英雄主義的崇敬。這首詩詞通過隱喻和意象的運用,將一個普通人的英雄情懷與壯志豪情展現出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