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至椹澗作 / 作者:歐陽修 |
霜後葉初鳴,羸驂遶澗行。
川原人遠近,禾黍日晴明。
病質驚殘歲,歸涂厭暮程。
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聲。
|
|
行至椹澗作解釋: 《行至椹澗作》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霜后葉初鳴,
羸驂繞澗行。
川原人遠近,
禾黍日晴明。
病質驚殘歲,
歸涂厭暮程。
空林聚寒雀,
疑已作春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行至椹澗的景色和心情。霜后的葉子剛剛發出微弱的聲音,瘦弱的馬圍繞著澗流行走。原野上的人們遠近相隔,禾黍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生長茂盛。詩人的病態驚動了殘留的歲月,他厭倦了回家的路途。空荒的林中聚集著寒雀,仿佛已經喚起了春天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疲憊。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感受,詩人表達了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對歸家的厭倦。他在空荒的林中聽到了寒雀的鳴叫聲,這種聲音讓他產生了對春天的幻想和渴望。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幅寂寥而深沉的畫面,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