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李獻臣宋子京春集東園得節字 / 作者:歐陽修 |
綠野秀可餐,游驂喜初結。
蕓局苦寂寥,禁署隔清切。
歡言得幽尋,況此及嘉節。
鳥哢已關關,泉流初決決。
紫萼繁若綴,翠苕柔可擷。
屢期無後時,芳物畏鶗鴃。
|
|
與李獻臣宋子京春集東園得節字解釋: 《與李獻臣宋子京春集東園得節字》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野秀可餐,游驂喜初結。
蕓局苦寂寥,禁署隔清切。
歡言得幽尋,況此及嘉節。
鳥哢已關關,泉流初決決。
紫萼繁若綴,翠苕柔可擷。
屢期無後時,芳物畏鶗鴃。
中文譯文:
青翠的野地美得可供人品味,游驂(指駿馬)喜悅地初次結伴。蕓局(指花園)的寂寥令人苦悶,禁署(指官署)隔絕清晰。歡樂的言談得到了幽靜的尋覓,何況此時正值佳節。鳥兒的鳴叫聲已經漸漸消失,泉水的流動初次清晰可辨。紫色的花朵繁盛得像串珠,翠綠的葡萄藤柔軟可摘。屢次期待卻沒有后來的時機,芳香的事物害怕鶗鴃(指喧鬧的鳥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其中感受到的喜悅和寂寥。詩中通過描寫綠野、駿馬、花園、禁署等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期待和對喧鬧的厭倦。整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幽雅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綠野、駿馬、花園等元素都是春天的象征,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同時,詩中也描繪了禁署的隔絕和蕓局的寂寥,表達了作者對喧鬧的厭倦和對寧靜、幽雅的追求。
詩中的紫萼和翠苕是對花朵的描繪,形容花朵繁盛而美麗。屢期無后時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期待,而芳物畏鶗鴃的描寫則表達了作者對喧鬧的厭惡。
整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幽雅的追求,以及對美好時光的期待。這首詩詞既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又表達了作者對喧鬧的厭倦,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