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琴僧知白 / 作者:歐陽修 |
吾聞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無其傳。
夷中未識不得見,豈謂今逢知白彈。
遺音髣佛尚可愛,何況之子傳其全。
孤禽曉警秋野露,空澗夜落春巖泉。
二年遷謫寓三峽,江流無底山侵天。
登臨探賞久不厭,每欲圖畫存於前。
豈知山高水深意,久以寫此朱絲弦。
酒酣耳熱神氣王,聽之為子心肅然。
嵩陽山高雪三尺,有客擁鼻吟苦寒。
負琴北走乞其贈,持我此句為之先。
|
|
送琴僧知白解釋: 《送琴僧知白》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聽說夷中的琴藝已經很久了,常常擔心老去后無人傳承。夷中的人未曾見過,豈料今日竟遇到知白彈琴。他彈奏的音樂像佛陀的聲音一樣可愛,更何況他的兒子將傳承他的技藝。孤獨的鳥兒在清晨警醒秋野的露水,空谷中的泉水在夜晚落下。我兩年來一直流亡在三峽,江水無底地流淌,山峰侵入云天。登上高山俯瞰,觀賞久了也不會厭倦,每次都想將這美景畫下來保存在前方。豈料山高水深蘊含深意,久久以來我寫下這首紅絲琴弦的詩句。酒醉之時,耳朵發熱,心靈被感動,聽到這首詩詞就感到肅然起敬。嵩陽山高積雪三尺,有客人擁著鼻子吟唱著苦寒之聲。我背著琴北行,乞求他贈予我這首詩句,作為紀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琴僧知白為主題,表達了對琴藝傳承的擔憂和對知白琴藝的贊賞。詩人歐陽修聽聞夷中的琴藝已久,但一直擔心這種技藝無人傳承。然而,他在此刻竟然遇到了知白,感到非常驚喜。知白彈奏的音樂美妙動人,就像佛陀的聲音一樣可愛。詩人認為這種音樂傳承下去是非常可貴的,更何況知白的兒子將繼承他的琴藝,使其得以傳承完整。
詩中還描繪了自然景觀,如清晨孤獨的鳥兒和夜晚的泉水,以及詩人流亡在三峽的經歷。他登上高山俯瞰美景,每次觀賞都不會感到厭倦,總想將這美景畫下來保存在前方。然而,詩人也意識到山高水深蘊含著深意,他用紅絲琴弦的詩句表達了對這種深意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詩人描述了自己酒醉時聽到這首詩詞時的感受,耳朵發熱,心靈被感動,感到肅然起敬。他還提到了嵩陽山積雪三尺的寒冷景象,有客人擁著鼻子吟唱苦寒之聲。最后,詩人背著琴北行,乞求知白贈予他這首詩句,作為紀念。
這首詩詞通過對琴藝傳承、自然景觀和個人感悟的描繪,表達了對琴藝傳承的擔憂和對知白琴藝的贊賞,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歐陽修的才華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