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孫秀才 / 作者:歐陽修 |
高門煌煌赫如赭,勢利聲名爭借假。
嗟哉子獨不顧之,訪我千山一羸馬。
明珠渡水覆舟失,贈我璣貝猶滿把。
遲遲顧我不欲去,問我無窮慚報寡。
時之所棄子獨向,無乃與世異取舍。
|
|
送孫秀才解釋: 《送孫秀才》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高門煌煌赫如赭,
勢利聲名爭借假。
嗟哉子獨不顧之,
訪我千山一羸馬。
明珠渡水覆舟失,
贈我璣貝猶滿把。
遲遲顧我不欲去,
問我無窮慚報寡。
時之所棄子獨向,
無乃與世異取舍。
詩詞的中文譯文:
高大的門扉閃閃發(fā)光,如同紅赭色一般耀眼。
世間虛浮的聲名利祿,人們爭相借用虛偽的面具。
唉,你獨自不理會這一切,
千山萬水中,只有一匹瘦弱的馬來拜訪我。
明亮的珍珠掉入水中,船只翻覆,珍寶失去了。
你送給我的玉石和貝殼仍然滿手。
你遲遲不舍離去,
問我無盡的羞愧如何回報你的寡情。
時光拋棄了你,而你獨自前行,
難道你不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嗎?
詩意和賞析:
《送孫秀才》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歐陽修對時世浮華和虛偽的批判,以及對真誠和堅守的贊美和思考。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高大煌煌的門扉和勢利的聲名利祿,以及人們爭相借用虛偽的面具,來表現(xiàn)當時社會上浮華虛偽的現(xiàn)象。這種浮華虛偽的氛圍使得人們忽略了真誠和真實的價值,追逐權勢和名利。
然而,詩中的"子",指的是受送行的孫秀才,卻獨自不顧這種虛浮,毫不在意世俗的追逐。他不計較社會的評價,背負著千山萬水,只為了拜訪詩人。這里,孫秀才成為了真誠和堅守的象征,他的行為值得歐陽修的贊嘆和思考。
接下來,詩人通過明珠渡水覆舟失的描寫,將珍寶的失去與真誠的表達相對比。明珠作為珍貴的寶物,卻因為渡水時失去了,而詩人所受到的貝殼和玉石卻仍然滿手。這種對物質財富的不在乎,進一步表現(xiàn)出孫秀才的真誠和純粹。
最后,詩人以"遲遲顧我不欲去,問我無窮慚報寡"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對孫秀才真誠和堅守的贊美和感激之情。他感到慚愧,因為自己無法回報孫秀才的真誠和深情厚意。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表現(xiàn)了虛偽與真誠、浮華與堅守之間的沖突。詩人對虛偽的社會現(xiàn)象表示不滿,同時贊美了孫秀才的真誠和獨特的品質。這首詩詞呼吁人們要追求真實和堅守內心的價值,不被功名利祿所迷惑,與世界保持獨特的取舍和立場。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行為的刻畫,展現(xiàn)了作者對真誠和虛偽的思考與感悟。它以簡潔的文字道出了對社會現(xiàn)象的批判和對真誠品質的贊頌,傳遞了一種價值觀的思考和人生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