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夕 / 作者:歐陽修 |
月氣初升海,屏光半隱扉。
寒消覺春盡,漏永送籌稀。
蘭燭風驚燼,煙簾霧濕衣。
清羸急寬帶,頻減故時圍。
|
|
月夕解釋: 《月夕》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亮初升在海上,光芒透過半掩的門。寒意漸消,感覺春天即將結束,時間的流逝像不斷滴落的水滴。香燭的風吹滅了火焰,煙簾上的霧氣濕透了衣裳。清瘦的身軀急需寬松的衣帶,頻繁地減少了過去的束縛。
詩意:
《月夕》描繪了一個月夜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自由的向往。詩中的月亮、海、蘭燭等形象,與人的情感和心境相互映襯,展現(xiàn)了一種深沉的離愁別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歐陽修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通過對月亮、海、蘭燭等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內(nèi)心感受相結合,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離愁之情。詩中的月亮初升海上,光芒透過半掩的門,給人一種神秘而溫柔的感覺。寒意消散,春天即將結束,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詩人通過描寫蘭燭風吹滅、煙簾霧濕衣裳等細節(jié),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自由的渴望。最后,詩人提到清瘦的身軀急需寬松的衣帶,頻繁地減少過去的束縛,暗示了對束縛和約束的厭倦,對自由和寬松生活的向往。
總之,歐陽修的《月夕》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自由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詞在描繪景物的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