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門 / 作者:歐陽修 |
島嶼松門數里長,懸崖對起碧峰雙。
可憐勝境當窮塞,翻使留人戀此邦。
亂石驚灘喧醉枕,淺沙明月入船窗。
因游始覺南來遠,行盡荊江見蜀江。
|
|
松門解釋: 《松門》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幅島嶼景色,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鄉愁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島嶼松門數里長,
懸崖對起碧峰雙。
可憐勝境當窮塞,
翻使留人戀此邦。
亂石驚灘喧醉枕,
淺沙明月入船窗。
因游始覺南來遠,
行盡荊江見蜀江。
詩意和賞析:
《松門》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島嶼、懸崖、碧峰、亂石、淺沙和明月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之情。詩中的松門是指島嶼上的松樹,數里長表示松門的范圍很廣。懸崖對起碧峰雙,形容了懸崖和山峰的壯麗景色。
詩中的“可憐勝境當窮塞”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勝境所處的偏遠地方的惋惜之情。雖然這里風景優美,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很少有人能夠欣賞到這里的美景,因此使得留在這里的人更加留戀這個地方。
接下來的兩句“亂石驚灘喧醉枕,淺沙明月入船窗”描繪了島嶼附近的景色。亂石和喧醉枕形容了海灘上的景象,淺沙和明月則表現了海灘上的淺水和明亮的月光。這些景色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
最后兩句“因游始覺南來遠,行盡荊江見蜀江”表達了作者游歷的心情。作者在游覽過程中才意識到南方的景色是如此遙遠,行至荊江才看到了蜀江。這里也暗示了作者對南方景色的向往和對旅途的期待。
總的來說,歐陽修的《松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美景的贊美和對鄉愁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旅途的向往和對未知的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