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公慥判官 / 作者:歐陽修 |
久客倦京國,言歸歲已冬。
獨過伊水渡,猶聽洛城鍾。
山色經寒綠,云陰入暮重。
臘梅孤館路,疲馬有誰逢。
|
|
送王公慥判官解釋: 《送王公慥判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客倦京國,言歸歲已冬。
獨過伊水渡,猶聽洛城鍾。
山色經寒綠,云陰入暮重。
臘梅孤館路,疲馬有誰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歐陽修對離別的感慨和對友人王公慥判官的送別之情。詩人自稱是久居京城的客人,他已經厭倦了在京城的生活,決定離開。他說話時已是寒冬時節,表示他在離開之際,年歲已近年終。他獨自經過伊水渡,仍然能夠聽到洛陽城的鐘聲,意味著他還未完全離開京城,仍然沉浸在熟悉的聲音和回憶中。山色已經被寒冷的冬季染上一層綠色,云陰愈發加重,暮色漸漸降臨。詩人提到臘梅,表示這是冬季的代表花朵,而孤館路則象征著他離開京城的孤獨旅程。他的馬已經疲憊不堪,不知道在前方還會遇到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離開京城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長期居住地的厭倦與離別之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伊水、洛陽城、山色、云陰和臘梅等,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外在環境相結合,增強了離別的悲涼氛圍。他的離開并非歡愉,而是充滿了孤獨和疲憊。整首詩詞以冬季為背景,通過描寫寒冷的自然環境和疲憊的馬匹,進一步突出詩人的離別之苦和無奈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現了離別時的復雜情感,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掙扎和無奈,同時也勾起了讀者對離別和遠方的思考和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