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嘉州 / 作者:蘇軾 |
少年不愿萬戶侯,亦不愿識韓荊州。
頗愿身為漢嘉守,載酒時作凌云游。
虛名無用今白首,夢中卻到龍泓口。
浮云軒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難入手。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
笑談萬事真何有,一時付與東巖酒。
歸來還受一大錢,好意莫違黃發叟。
|
|
送張嘉州解釋:
《送張嘉州》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年不愿萬戶侯,
亦不愿識韓荊州。
頗愿身為漢嘉守,
載酒時作凌云游。
虛名無用今白首,
夢中卻到龍泓口。
浮云軒冕何足言,
惟有江山難入手。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謫仙此語誰解道,
請君見月時登樓。
笑談萬事真何有,
一時付與東巖酒。
歸來還受一大錢,
好意莫違黃發叟。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官場虛名和功成名就的不屑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態度。詩中的主人公年輕時不愿意成為權貴,也不愿意結交政治名士。相反,他更愿意擔任嘉州的守臣,載酒漫游在仙山之間。他認為虛名無益,如今已經年老,但在夢中他卻仿佛到達了龍泓口,遠離了塵世的紛擾。詩中提到浮云和軒冕,暗示官場的虛幻和浮躁,而真正重要的是執掌江山的權力,然而這又是非常難以實現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成為謫仙,尋求超脫塵世的境界,邀請讀者一起登樓觀月,以輕松的心態對待世事,將煩惱拋諸腦后,一同品味東巖酒(指道家的仙酒)。最后兩句表達了歸隱之后仍然保持善意,不要違背對老人黃發叟的好意。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官場的失望和對自由、超脫的向往。詩中以少年的心態表達了對名利的厭倦,對政治權謀的無趣,愿意在嘉州擔任守臣,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對虛名的嘲諷和對江山的渴望,反映了他對權力的不屑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峨眉山月和平羌江水的描繪,給人以寧靜和神秘的感覺,與主人公內心的追求相呼應。最后兩句詩以一種輕松的口吻,邀請讀者一同欣賞月亮,拋開塵世的瑣事,享受人生的真正樂趣。整首詩意境高遠,語言簡練,抒發了作者對名利的淡然態度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愿望,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哲學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