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 / 作者:歐陽修 |
三月芳菲看欲暮。
胭脂淚灑梨花雨。
寶馬繡軒南陌路。
笙歌舉。
踏青斗草人無數。
強欲留春春不住。
東皇肯信韶容故。
安得此身如柳絮。
隨風去。
穿簾透幕尋朱戶。
|
|
漁家傲解釋: 《漁家傲》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歐陽修。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三月芳菲看欲暮,
胭脂淚灑梨花雨。
寶馬繡軒南陌路,
笙歌舉,踏青斗草人無數。
強欲留春春不住,
東皇肯信韶容故。
安得此身如柳絮,
隨風去,穿簾透幕尋朱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漁家的傲慢和對春光的追求。詩人歐陽修以鮮明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他對春天逝去的感嘆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
賞析:
首句“三月芳菲看欲暮”展示了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花朵開始凋謝,春天的美景即將消失。接著,“胭脂淚灑梨花雨”,表現了女子的傷感和眼淚,使得春天的美景更顯凄美。
第二句“寶馬繡軒南陌路”描繪了富貴人家的場景,寶馬車駛過南邊的道路,暗示了春天的盛景和喧鬧。
第三句“笙歌舉,踏青斗草人無數”描述了人們在春天外出游玩的歡樂場景,笙歌聲中,人們踏青賞花,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接下來的兩句“強欲留春春不住,東皇肯信韶容故”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留戀和對時間的無奈。詩人渴望將春天留住,但春天卻不會停留,東皇(指太陽)也不會因為美麗的春容而停頓。
最后兩句“安得此身如柳絮,隨風去,穿簾透幕尋朱戶”表達了詩人希望自己能像柳絮一樣輕盈,隨風而去,穿過窗簾找到紅色的家門。這里的“朱戶”可能是指歐陽修自己的家門,也可以理解為對美好歸宿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逝去春光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對人生變遷和時光消逝的思考和反思。詩詞中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得整首作品充滿了情感和意境,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