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 / 作者:歐陽修 |
臘雪初銷梅蕊綻。
梅雪相和,喜鵲穿花轉。
睡起夕陽迷醉眼。
新愁長向東風亂。
瘦覺玉肌羅帶緩。
紅杏梢頭,二月春猶淺。
望極不來芳信斷。
音書縱有爭如見。
|
|
蝶戀花解釋: 《蝶戀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歐陽修。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臘雪初銷梅蕊綻。
梅雪相和,喜鵲穿花轉。
睡起夕陽迷醉眼。
新愁長向東風亂。
瘦覺玉肌羅帶緩。
紅杏梢頭,二月春猶淺。
望極不來芳信斷。
音書縱有爭如見。
中文譯文:
寒冬的雪剛開始融化,梅花的花蕊已經綻放。
梅花和雪互相映襯,喜鵲穿梭在花叢中飛舞。
從睡夢中醒來,夕陽的光芒使眼睛迷醉。
新的憂愁又像東風一樣紛亂地襲來。
感覺瘦弱,覺得玉肌上的羅帶緩慢移動。
紅杏的枝頭,二月的春天還很淺淡。
期盼極遠卻不見芳信傳來。
即使有音信,也不如親眼所見。
詩意和賞析:
《蝶戀花》描繪了一個早春的情景,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梅花與雪和喜鵲的對比,展現出早春時節的美麗與活力。梅花作為早春的代表,蕊綻初開,象征著希望和新生。梅花與雪相和,喜鵲穿梭其中,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詩人在夕陽的光芒下醒來,眼睛被美景迷醉,但同時也感受到新的憂愁隨著東風而來,展現了人生的變幻無常和情感的起伏。詩中細膩地描寫了玉肌上的羅帶緩慢移動,以及紅杏枝頭的淺淡春色,表現了細膩的情感和內心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情人的期盼,但卻無法得到芳信的傳遞。即使有音信傳來,也不如親眼所見真切。這種表達了愛情的苦悶和思念之情,同時也體現了宋代文人對離別和相思的常見主題。
整首詩詞以梅花為線索,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歐陽修細膩的藝術表達和對情感的抒發。它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將自然景物與人情世故相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