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州令(東堂石榴) / 作者:歐陽修 |
翠樹芳條飐。
的的裙腰初染。
佳人攜手弄芳菲,綠陰紅影,共展雙紋簟。
插花照影窺鸞鑒。
只恐芳容減。
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后深紅點。
一去門閑掩。
重來卻尋朱檻。
離離秋實弄輕霜,嬌紅脈脈,似見胭脂臉。
人非事往眉空斂。
誰把佳期賺。
芳心只愿長依舊,春風更放明年艷。
|
|
涼州令(東堂石榴)解釋: 詩詞:《涼州令(東堂石榴)》
作者:歐陽修(宋代)
翠樹芳條飐。
的的裙腰初染。
佳人攜手弄芳菲,
綠陰紅影,共展雙紋簟。
插花照影窺鸞鑒。
只恐芳容減。
不堪零落春晚,
青苔雨后深紅點。
一去門閑掩。
重來卻尋朱檻。
離離秋實弄輕霜,
嬌紅脈脈,似見胭脂臉。
人非事往眉空斂。
誰把佳期賺。
芳心只愿長依舊,
春風更放明年艷。
中文譯文:
翠樹的芳枝搖曳。
她的裙腰初染春色。
佳人們牽手游玩于芬芳之地,
在綠蔭和紅影中,共同展開雙層紋簟。
插花的倒影照亮了鸞鳳之鑒。
唯恐美容減退。
無法忍受凋謝的春晚,
青苔上的深紅點綴在雨后。
曾經離去的門已經關閉。
再次來到時,卻要尋找紅檻。
離離秋實擺弄著輕霜,
嬌紅的果實,仿佛映照著胭脂般的面容。
人已離開,往事將成空。
誰能奪取美好時光?
芳心只愿永遠如故,
春風將來年更加絢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而短暫的春日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憂慮和追求。
詩人以涼州為背景,描繪了翠樹搖曳的芳枝,佳人們牽手游玩于芬芳之地。這里的翠樹和芳菲象征著青春與美麗,而佳人們的出現使得這個場景更加生動活潑。紅影和雙紋簟則增添了一種浪漫的氛圍。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對美好的擔憂和不舍。詩人擔心美人的容顏會逐漸減退,不愿意面對凋謝的春天,雨后的青苔上的深紅點綴象征著美好事物的短暫和逝去。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追求。他發現曾經離去的門已經關閉,要再次回到美好的過去卻要尋找起點。秋實擺弄著輕霜,嬌紅的果實仿佛映照著美人的面龐,此時人已離去,往事將成空,誰能抓住美好的時光呢?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長久存在的愿望,他希望美好的心情和美麗的容顏能夠永恒不變,期待明年的春風能夠更加絢爛。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春日的美景和美人的形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短暫逝去的憂慮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求。詩人運用自然景物和女性形象來傳達這種情感,通過描繪樹枝搖曳、花草盛開和人們的親密互動,展現了春日的生機和美麗。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逝去的焦慮和無奈,對時光流逝和容顏凋謝的擔憂。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愿望,希望美麗和明年的春風能夠持久而絢爛。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女性美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短暫性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通過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未來美好的期許,傳遞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展示了春日的美景和生機,又表達了對時光和美好事物的深思和情感,通過詩人對人生和美的思考,讓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