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秋歲 / 作者:歐陽修 |
畫堂人靜,翡翠簾前月。
鸞帷鳳枕虛鋪設。
風流難管束,一去音書歇。
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風切。
未語先垂淚,滴盡相思血。
魂欲斷,情難絕。
都來些子事,更與何人說。
為個甚,心頭見底多離別。
|
|
千秋歲解釋: 《千秋歲》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堂人靜,翡翠簾前月。
鸞帷鳳枕虛鋪設。
風流難管束,一去音書歇。
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風切。
未語先垂淚,滴盡相思血。
魂欲斷,情難絕。
都來些子事,更與何人說。
為個甚,心頭見底多離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畫堂景象,夜晚的月光透過翡翠簾子灑在房間里。床上的鸞帷鳳枕雖然擺設得虛無縹緲,但流傳于耳的風流傳聞卻很難加以控制,曾經的音書傳遞已經停止。如今,高大的梧桐樹在寒風中冷落,切斷了往日的情意。作者在未發一言之前就已淚如雨下,滴盡了相思之血。他的靈魂即將斷裂,情感難以絕斷。他想讓大家分享一些瑣碎的事情,但不知道要與誰說。他感到迷惘,他的內心被離別之苦所填滿。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作者的離愁別緒。畫堂人靜的場景與月光交相輝映,突出了孤寂和凄涼的氛圍。通過描繪鸞帷鳳枕的虛設和風流傳聞的難以控制,詩中透露出作者對過去風華之事的回憶和無奈。梧桐冷落的形象進一步強化了離別的痛苦和心靈的孤獨。作者的情感如淚水一般涌出,表達了他對離別情感的無法承受。最后,他感到無助和迷茫,不知道將自己的心事告訴誰,體現了他內心的孤寂和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沉的離愁別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它展示了歐陽修在表達人情之時的敏感和細膩,同時呈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