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李二十侍郎 / 作者:白居易 |
筍老蘭長花漸稀,衰翁相對惜芳菲。
殘鶯著雨慵休囀,落絮無風凝不飛。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牽蘿蔓掛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歸。
|
|
酬李二十侍郎解釋:
《酬李二十侍郎》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一個老人與花的對話,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詩中的老人尋花而至,看到花漸漸凋謝,感嘆花的美麗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減少,對花的凋零感到遺憾和惋惜。
詩中還描繪了一只殘鶯,雨水使它不愿意再歌唱,蓑衣掉下的絮也因為沒有風而掛在樹上凝住。這些描寫進一步強調了昔日花的繁盛與現在花的寂寞。
詩中還提到了供野食的木芽和蘿蔓,強調了老人自己的孤獨和無奈,但也讓讀者感受到老人對生活的執著和對于美好的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老人對過去一段時間的思念和對酒的傾慕,酒醉后就不用再說歸去了。
這首詩通過對老人和花的對話,表達了時間過去不可逆轉的事實,以及對美好事物凋零的感嘆。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老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過去的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