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道調宮) / 作者:張先 |
泛泛春船載樂,溶溶湖水平橋。
高鬟照影翠煙搖。
白纻一聲云杪。
倦醉天然玉軟,弄妝人惜花嬌。
風情遺恨幾時消。
不見盧郎年少。
|
|
西江月(道調宮)解釋: 《西江月(道調宮)》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泛泛春船載樂,
溶溶湖水平橋。
高鬟照影翠煙搖。
白纻一聲云杪。
倦醉天然玉軟,
弄妝人惜花嬌。
風情遺恨幾時消。
不見盧郎年少。
譯文:
泛泛的春船載著音樂,
湖水如液體般平靜如鏡。
高鬟的倩影倒映在翠綠的煙霧中搖曳。
白色的紗帷一聲飛過云端。
疲倦醉醺醺,自然的美人柔軟如玉,
玩弄妝容的女子珍愛花朵的嬌艷。
風情的遺憾何時能消散?
卻不再見盧郎的年少時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場景,以江湖為背景,通過描寫春船、湖水、倩影和翠煙等景物,展現了一種富有情感的意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光陰流逝的感傷,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青春的逝去。
賞析:
這首詩以婉約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美景和時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泛泛春船"、"溶溶湖水"、"高鬟照影"等,展示了江湖的寧靜和美麗。同時,通過"白纻一聲云杪"的形象描寫,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瞬間消失。詩的后半部分,以"倦醉天然玉軟"、"弄妝人惜花嬌"等描寫女子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美麗與青春的思念和懷念之情。最后兩句"風情遺恨幾時消,不見盧郎年少"表達了時光不可逆轉的遺憾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湖的美景和女子的嬌美,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和時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具有濃郁的憂傷情懷,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特點和婉約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