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高平調) / 作者:張先 |
自古傷心惟遠別,登山臨水遲留。
暮塵衰草一番秋。
尋常景物,到此盡成愁。
況與佳人分鳳侶,盈盈粉淚難收。
高城深處是青樓。
紅塵遠道,明日忍回頭。
|
|
臨江仙(高平調)解釋: 《臨江仙(高平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自古以來,最令人傷心的莫過于遠離親人。
登高山、臨江水的時候,我不愿離去。
夜幕降臨,塵土飛揚,草木褪去往昔的繁茂,唯留一片秋意。
原本平凡的景物,在這里都變成了憂愁的象征。
何況與佳人分開,像鳳凰分離伴侶一樣,我和她分別時,她纖細的眼淚難以收拾。
高城深處,是青樓舞女居住的地方。
紅塵漫長的旅途,明天我將忍痛離去,不敢回頭。
詩意:
《臨江仙(高平調)》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愛人的眷戀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以及對情感的抒發,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憂愁與離愁的情感。
賞析:
《臨江仙(高平調)》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寫山水和景物,將離別的傷感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表現出詩人的離愁別緒,他站在山上,眺望江水,心中不舍離去。詩中的暮塵衰草和秋意的描繪,與詩人內心的憂愁相呼應,加深了離別帶來的痛苦感。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與佳人的分離,以鳳侶分離為比喻,表達了詩人與愛人之間的深厚情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紅塵中的遠行,明天他將忍痛離去,不敢回頭,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堅強和無奈。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遠行的無奈,以及對愛人的眷戀之情。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將離愁別緒表現得深入人心,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