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送客過余溪,聽天隱二玉鼓胡琴·般涉調) / 作者:張先 |
相并細腰身。
時樣宮妝一樣新。
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
入寒弦聲水上聞。
天碧染衣巾。
血色輕羅碎摺裙。
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
暗折雙花借小春。
|
|
南鄉子(送客過余溪,聽天隱二玉鼓胡琴·般涉調)解釋: 《南鄉子(送客過余溪,聽天隱二玉鼓胡琴·般涉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并細腰身。
時樣宮妝一樣新。
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
入寒弦聲水上聞。
天碧染衣巾。
血色輕羅碎摺裙。
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
暗折雙花借小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詩人在送別客人后的情景。詩中通過細腰、宮妝、胡琴等意象,展示了離別時的凄涼和思念之情。詩人借助音樂的聲音和自然景色,表達了對離別的感慨和內心的無盡思念。詩人深情地描繪了離別時的細節,將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離別的深情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典型的宋詞寫景、抒情的手法,通過細腰、宮妝、胡琴等形象描繪,展示了離別時的凄涼和思念之情。詩中的"相并細腰身"一句,以嬌美的細腰來形容女子的容貌,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的感覺。"時樣宮妝一樣新"表達了女子的容顏如同宮廷美人一般嬌美動人。"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描繪了胡琴的美妙音樂聲和離別時的凄涼情感。"入寒弦聲水上聞"通過寒冷的琴聲在水面上回蕩,增加了詩情的凄涼和離別的悲傷。"天碧染衣巾"、"血色輕羅碎摺裙"運用了色彩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豐富度。"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中的"霜女妒"暗示了秋天的到來,揭示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最后一句"暗折雙花借小春"以折花借春的手法,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總之,這首詩描繪了離別時的凄涼和思念之情,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音樂元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離別的深情思念。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法,展示了宋代詞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婉約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