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 / 作者:張先 |
浴殿詞臣亦議兵。
禁中頗牧黨羌平。
詔卷促歸難自緩。
溪館。
彩花千數酒泉情。
春草未青秋葉暮。
□去。
一家行色萬家情。
可恨黃鶯相識晚。
望斷。
湖邊亭上不聞聲。
|
|
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解釋: 《定風波令(次子瞻韻送元素內翰·般涉調)》是宋代張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浴殿詞臣亦議兵,
禁中頗牧黨羌平。
詔卷促歸難自緩,
溪館彩花千數酒泉情。
春草未青秋葉暮,
□去一家行色萬家情。
可恨黃鶯相識晚,
望斷湖邊亭上不聞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動蕩的時期,反映了當時政治、戰爭和個人情感的復雜交織。詩中提到了禁中的政治斗爭,以及詩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家國的關懷。詩人表達了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家庭團聚的美好愿望,同時也抒發了對逝去時光和錯過機會的懊悔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局的反思。詩人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和對比,將政治、家庭和個人的命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詩詞的開篇,"浴殿詞臣亦議兵",表明詩人身處政治的中心地帶,他目睹著政治斗爭的激烈和對戰爭的思考。"禁中頗牧黨羌平",描述了政治派系的斗爭以及詩人對國家安定的期盼。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團聚的美好愿望。"詔卷促歸難自緩",表達了詩人對回家的渴望,但卻受到種種阻礙。"溪館彩花千數酒泉情",描繪了歸家時的喜悅和家庭團聚的溫馨場景。
然而,詩人也不禁感嘆時光的流逝和機會的錯過。"春草未青秋葉暮",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年華逝去的懊悔。"□去一家行色萬家情",詩人將個人的離別和對家庭團聚的渴望相對照,襯托出家庭情感的深沉和廣闊。
最后兩句"可恨黃鶯相識晚,望斷湖邊亭上不聞聲",通過黃鶯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錯過機會的懊悔之情。湖邊亭上的黃鶯鳴叫聲的消失,象征著美好時光的逝去,也暗示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不確定。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政治、家庭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復雜而真實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