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送張中行·般涉調(diào)) / 作者:張先 |
插花勸酒鹽橋館。
召節(jié)促行龍闕遠(yuǎn)。
吳船漸起晚潮生。
蠻榼未空寒日短。
慶門奕世隆宸眷。
歸到月陂梅已綻。
有情愿寄向南枝,圖得洛陽春色看。
|
|
木蘭花(送張中行·般涉調(diào))解釋: 《木蘭花(送張中行·般涉調(diào))》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插花勸酒鹽橋館。
召節(jié)促行龍闕遠(yuǎn)。
吳船漸起晚潮生。
蠻榼未空寒日短。
慶門奕世隆宸眷。
歸到月陂梅已綻。
有情愿寄向南枝,
圖得洛陽春色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張中行的情景。詩人在鹽橋館插花勸酒,表示希望張中行早日上表朝見皇帝,因?yàn)榫嚯x龍闕(皇帝的玉階)很遠(yuǎn)。吳船漸漸升起,晚潮涌動,暗示時間已經(jīng)晚了。詩中提到蠻榼,指的是船上的酒器,表示未喝完的酒,而寒日短則表明時間不多了。慶門指的是皇宮的大門,奕世隆宸眷意味著皇帝的寵愛。歸到月陂,月陂是一個地名,梅已經(jīng)綻放,意味著春天來臨。最后,詩人表達(dá)了自己的心情,希望張中行能將他的情思寄托在南方的枝條上,以期在洛陽看到春天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張中行為主題,通過描寫場景、酒宴、時間等細(xì)節(jié),展現(xiàn)出詩人深厚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春天的期待。詩中運(yùn)用了一些寓意和象征,如龍闕遠(yuǎn)指的是皇帝的位置,蠻榼未空寒日短暗示時間的緊迫,慶門奕世隆宸眷表達(dá)了皇帝的寵愛,歸到月陂梅已綻則揭示了春天的到來。整首詩意境幽遠(yuǎn),情感深沉,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和隱含的寓意,使詩人的情感與讀者產(chǎn)生共鳴。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洛陽春景的向往,將思念之情與自然景色相結(jié)合,增添了一種詩意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