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問 / 作者:白居易 |
依仁臺廢悲風晚,履信池荒宿草春。
自問老身騎馬出,洛陽城里覓何人。
|
|
自問解釋:
《自問》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依仁臺廢悲風晚,
依仗著我兒臺,雖然秋風蕭瑟,我甘愿晚年過得悲涼。
履信池荒宿草春。
信池中的水草茂盛的時候,曾經是我居住的地方,現在變得荒涼。這草地如今難以為宿,春天時也變得蕭條。
自問老身騎馬出,
我自問年老后還能騎馬出行嗎?
洛陽城里覓何人。
在洛陽城中尋找何人。
詩意:
《自問》描繪了一位晚年的白居易,在悲感中憶及過去。詩中提到的依仁臺和履信池,都是白居易曾經居住和寫作的地方。依仁臺已經廢棄,履信池則變得荒蕪。白居易流連于懷念過去的歲月,自問著自己年老后是否還能騎馬到洛陽城中尋找曾經的友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唐詩風格表達了白居易晚年的悲涼和懷舊之情。他通過描述廢棄的依仁臺和荒蕪的履信池,傳達出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以及他個人境況的改變。他自問自己是否還能有力氣騎馬出行,并在洛陽城中尋找曾經的友人,表現出他對過去友情的珍視和對孤獨的擔憂。整首詩詞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思考,以及晚年人對時間流逝和生活變化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