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中秋不見月·中呂宮) / 作者:張先 |
潮上水清渾。
棹影輕于水底云。
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
猶有當時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
暮角寒沙雁隊分。
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
露冷依前獨掩門。
|
|
南鄉子(中秋不見月·中呂宮)解釋: 《南鄉子(中秋不見月·中呂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潮上水清渾。
浪濤拍打著岸邊,水變得清澈而純凈。
棹影輕于水底云。
劃船的影子比水下的云朵還要輕盈。
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
心中的離別之情徘徊不定,無法自持,眼淚模糊了衣巾。
猶有當時粉黛痕。
依然留有當初愛人妝容的痕跡。
海近古城昏。
海水靠近古城,夜幕降臨。
暮角寒沙雁隊分。
夕陽漸漸落下,寒冷的沙灘上,雁群分開飛行。
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
今晚思念之情應該觀賞明月,但卻無人相伴。
露冷依前獨掩門。
露水寒冷,我獨自關上門戶。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思念之人在中秋之夜的孤寂情景。作者通過描繪潮汐上漲、船影、淚水、衣巾等細節,表達了自己的離愁別緒。古城的夜幕降臨,夕陽西下,沙灘上的雁群分開飛行,強調了孤獨和離別的主題。最后,作者表示在這個月明之夜,應該有人陪伴觀賞明月,但他卻是孤獨一人,關上門戶。
整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寂寞。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愛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命運的無奈。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示了宋代詩人的細膩情感和對自然景物的敏感觀察,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