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七夕·般涉調) / 作者:張先 |
牛星織女年年別。
分明不及人間物。
匹鳥少孤飛。
斷沙猶并棲。
洗車昏雨過。
缺月云中墮。
斜漢曉依依。
暗蛩還促機。
|
|
菩薩蠻(七夕·般涉調)解釋: 《菩薩蠻(七夕·般涉調)》是宋代張先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七夕節為背景,描繪了牛星(牽牛星)和織女每年分離的情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牛星和織女每年都要分別。
明明與人間相比,不及一物。
一對鳥兒少有孤獨地飛翔。
破碎的沙子還會聚集在一起棲息。
洗車的雨在暮色中過去了。
缺月從云中跌落。
斜斜的漢江在黎明時分依然清晰可見。
暗暗的蛩蛩聲仍舊加快了節奏。
詩意:
《菩薩蠻(七夕·般涉調)》通過描述牛星和織女每年分別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宇宙中的星辰與人間的物事相比的渺小,以及生命中孤獨的一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離別的不舍之情和對時間的流逝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抒發和細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牛星和織女象征了傳說中的牛郎和織女,他們每年只有在七夕這一天才能相見,而其他時候則要分離。詩中的牛星和織女成為了詩人離別的象征,他們的離別象征著人間的離別和思念之情。詩中用"明明與人間相比,不及一物"這句話表達了人類的渺小和時間的無情,顯示了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對流逝時光的感慨。
詩詞中的自然景物描寫生動細膩,如洗車昏雨、缺月云中墮、斜漢曉依依等,通過這些描寫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洗車昏雨過,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暗示了離別的悲傷;缺月云中墮,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不可挽回的離別;斜漢曉依依,描繪了黎明時分的美麗,同時也增加了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離別的主題為中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細膩的詩意,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