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堂獨坐懷琳老二首 / 作者:毛滂 |
聞道年來多掩關,高情定滿渺瀰間。
秋風不怕清難忍,曉日應分暖伴閒。
欲喚扁舟弄云水,已疑小閣厭溪山。
東堂枉把歸來賦,慚愧寒空倦翮還。
|
|
東堂獨坐懷琳老二首解釋: 《東堂獨坐懷琳老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聞道年來多掩關,
高情定滿渺瀰間。
秋風不怕清難忍,
曉日應分暖伴閒。
欲喚扁舟弄云水,
已疑小閣厭溪山。
東堂枉把歸來賦,
慚愧寒空倦翮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東堂獨坐時對琳老的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對時光的流逝、人事的更替以及對琳老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獨自坐在東堂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抒發內心的情感表達了對琳老的思念之情。首句“聞道年來多掩關”,表達了作者聽說琳老多年來很少出關,深感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接下來的兩句“高情定滿渺瀰間,秋風不怕清難忍”,表達了作者對琳老高尚情操的贊嘆,并表達了秋風無論多么清寒也能帶來溫暖和慰藉的意思。接著的兩句“曉日應分暖伴閒,欲喚扁舟弄云水”,表達了作者希望琳老能夠陪伴自己度過晴朗的早晨,一起乘舟游覽山水之間。最后兩句“已疑小閣厭溪山,東堂枉把歸來賦”,表達了作者對琳老的擔心和自己寫的詩詞未能表達出完美情感的遺憾之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抒發對琳老的思念之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同時,詩中運用了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琳老高尚情操的贊賞,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層次。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對友情的珍視,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