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 / 作者:毛滂 |
玉階桂影秋綽約,天風(fēng)為卷浮云幕。
嬋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蒼巖忽生云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
娟娟石畔為誰妍,香露著人清入膜。
夜深碎月寒相就,酴醾卻作傷春瘦。
弄雪仙人淡紵衣,煙裙不著鴛鴦繡。
眼中寒香同誰惜,冷吟徑召梅花魄,小蠻為洗玻瓈船,晚來秋翁葡萄碧。
|
|
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解釋: 《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是宋代毛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玉階桂影秋綽約,
天風(fēng)為卷浮云幕。
嬋娟醉眠水晶殿,
老蟾不守余花落。
譯文:
在玉階上,桂樹的影子在秋天顯得婀娜多姿,
天風(fēng)吹動著云彩,宛如卷起了一幅幕布。
美麗的月亮沉醉地躺臥在水晶殿上,
老蟾蜍不再守護著余下的花朵,它們紛紛飄落。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秋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述桂樹、云彩和月亮等元素,表達了秋天的美麗和變幻。詩中的桂樹和云彩被賦予了人的特質(zhì),桂樹的影子在玉階上婀娜多姿,天風(fēng)吹動云彩如同卷起幕布,給人一種優(yōu)雅和神秘的感覺。而月亮則被人化,沉醉地躺臥在水晶殿上,形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畫面。詩人通過這些描寫,營造出了一種秋天的寂靜和幽雅。
賞析:
《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感和感悟。詩中使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將桂樹的影子形容為“秋綽約”,用天風(fēng)卷動云彩來形容秋天的變幻,給人以畫面感和想象空間。同時,通過賦予桂樹和云彩人的特質(zhì),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藝術(shù)性。詩人還以月亮作為詩中的一種象征,通過月亮的形象展示了秋天的美麗和寂靜。整首詩以優(yōu)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了一種清幽、寂靜的秋天氛圍,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詩人內(nèi)心的感悟。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美麗和變幻的贊嘆和感悟,同時展示了詩人細膩的藝術(shù)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