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石頤寺 / 作者:毛滂 |
去年倚策憶春殘,芳草重尋翠屈盤。
苔磴漸高天咫尺,巖花未老露蒙蒙。
鳴禽時托朝霞暖,煙澗猶分夜雨寒。
俯撲克眾山皆迤,此心不盡四圍寬。
|
|
入石頤寺解釋: 《入石頤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去年倚策憶春殘,
芳草重尋翠屈盤。
苔磴漸高天咫尺,
巖花未老露蒙蒙。
鳴禽時托朝霞暖,
煙澗猶分夜雨寒。
俯撲克眾山皆迤,
此心不盡四圍寬。
譯文:
去年倚著欄桿回憶春天的殘破景象,
芳草再次尋找翠色的曲徑。
苔石階慢慢地攀升,天空近在咫尺,
巖上的花朵還未凋零,露水朦朧蒙蒙。
鳴禽時而棲息在晨霞的溫暖中,
煙雨仍然分散在夜晚的寒冷中。
俯身探索,山巒連綿不絕,
我的心情無法盡情地融入四周的寬廣。
詩意:
《入石頤寺》描繪了作者游覽一座名為石頤寺的山岳寺廟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逝去的思念和對自然美景的追求。作者通過倚欄桿回憶去年的春天,再次尋找芳草盎然的翠色小徑。他攀登著苔石階梯,感受到天空近在咫尺,眼前的巖花依然未老,透過朦朧的露水散發出美麗的光輝。
詩中還描繪了自然界的聲音和氛圍。鳴禽棲息在晨霞的溫暖中,煙雨散布在夜晚的寒冷中,這些細節為詩中的自然景色增添了生動感。最后,作者俯身探索山巒的奇妙,感嘆自己的心境無法完全融入周圍廣袤的山水之中。
賞析:
《入石頤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春天逝去的思念之情。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在山岳寺廟中的所見所感。
詩中的芳草、翠色、苔磴、巖花、露水等意象,都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和山水之美。通過細膩的描寫,讀者仿佛能夠看到芳草盎然的小徑、攀升的苔石階梯和散發著光輝的巖花。同時,詩中的鳴禽、朝霞、煙澗和夜雨等意象,則增添了一種自然的聲音和氛圍,進一步豐富了整篇詩詞的情感。
最后兩句“俯撲克眾山皆迤,此心不盡四圍寬”,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深深感嘆和內心的廣闊情懷。作者將自己的心境與周圍的山水融為一體,感嘆自己的心境無法完全盡情融入四周的廣袤山水之中,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描寫細膩的意象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春天的思念之情。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同時也能夠領略到自然景色帶來的寧靜和廣闊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