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蠟梅) / 作者:毛滂 |
粟玉玲瓏,雍酥浮動。
芳跗染得胭脂重。
風前蘭麝作香寒,枝頭煙雪和春凍。
蜂翅初開,蜜房香弄。
佳人寒睡愁和夢。
鵝黃衫子茜羅裙,風流不與江梅共。
|
|
踏莎行(蠟梅)解釋: 《踏莎行(蠟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蠟梅)
粟玉玲瓏,雍酥浮動。
芳跗染得胭脂重。
風前蘭麝作香寒,
枝頭煙雪和春凍。
蜂翅初開,蜜房香弄。
佳人寒睡愁和夢。
鵝黃衫子茜羅裙,
風流不與江梅共。
中文譯文:
走在細膩的青草上(蠟梅),
如同稻谷般晶瑩剔透,細膩動人。
芳香的足印沾染上濃重的胭脂。
風吹前,蘭麝的香氣像寒冷,
枝頭上的煙雪與春天的冰凍相伴。
蜜蜂的翅膀初次打開,蜂房中彌漫著香氣。
美麗的女子在寒冷中沉睡,憂愁和夢境交織。
鵝黃色的衣衫,茜紅色的羅裙,
風流不與江梅共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對于冬季花卉蠟梅的贊美與思念之情。
詩中通過對蠟梅的描繪,展現了它的美麗與獨特之處。詩人用粟玉玲瓏來形容蠟梅的細膩和晶瑩剔透的特點,用雍酥浮動來形容它的嬌媚和輕盈。蠟梅的芳香在風前彌散,蘭麝的香氣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象征著冬天的寒冷和冰凍。蜜蜂初次開啟翅膀,蜂房中彌漫著香氣,這描繪了蠟梅花開的美麗景象。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江梅的喜愛,他認為江梅更具風流之氣,與鵝黃色的衣衫和茜紅色的羅裙相得益彰,不與蠟梅共舞。這種比較與對蠟梅的贊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蠟梅的獨特魅力。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比喻手法,展示了蠟梅在寒冷季節中的美麗和芬芳,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江梅的偏愛。詩歌中的景物描寫與情感交融,使得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對花卉的深情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