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樓春 / 作者:辛棄疾 |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云橫渡。
忽見東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舊住。
|
|
玉樓春解釋: 《玉樓春》
何人半夜推山去,
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時相對兩三峰,
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云橫渡,
忽見東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
且喜青山依舊住。
中文譯文:
不知是誰在半夜推動山峰,
四周的浮云猜測是你。
時常我與你相對于兩三座山峰,
走遍溪頭卻無法找到你的身影。
西風掠起,云層橫跨天空,
突然出現東南方一柱狀云。
老僧拍手歡笑稱贊著,
喜悅于青山依舊屹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玉樓春》是辛棄疾的作品,描繪了一幅山水之景,以及對友誼和自然景觀的思考。
詩中的"推山去"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意象,意味著追求高尚的境界。詩人在夜晚感嘆不知是誰在推動山峰,浮云的變幻使他猜測山峰的移動與否,這可以理解為人們對于世事變遷的疑惑和不確定感。
詩中的"兩三峰"是指山峰的數量,并暗示了平素與朋友的相聚,但即便走遍溪頭,也無法找到朋友的蹤影。這種尋覓的無果讓人感到苦悶和無奈,也反映了生活中友情的匱乏和失落。
后半部分的描寫中,西風吹起,云層橫渡天空,忽然出現一柱狀云,這象征著自然界的變幻和奇妙。老僧拍手歡笑,并稱贊青山依舊屹立,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對恒久不變的事物的欣慰。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云山的變化和朋友的離散,表達了辛棄疾對友情和自然的思考。他對友情的渴望和對自然的熱愛都在詩中得到了表達,展現了他對人際關系和自然美的深刻洞察。 |
|